活動日期: 2025/11/25 (二)
時間: 2025.11.25(二)上午10:10-12:00 學習時數: 0 小時
地點: 百年樓309會議室
承辦單位: 中文系
聯絡人: 陳雨若 0229393091 分機62487
聯絡人: 陳雨若 0229393091 分機62487
E-mail: 110151008@nccu.edu.tw
講座姓名: 曹銘宗 先生
任三屆(2023-2025)500碗評審,出版四十種台灣歷史、文化、民俗、語言、人物著作,如《蚵仔煎的身世:台灣食物名小考》、《激骨話:台灣歇後語》、《台灣史新聞》等。
◎演講主題:如何從歷史、語言探索台灣食物名的由來?
◎演講說明: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「滷肉飯」不是「紅燒肉飯」?「蚵仔煎」這個名字又是怎麼來的?台灣的食物不只好吃,每一道菜的名字背後,其實都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和語言故事。本次演講將帶大家從歷史與語言的角度,一起挖掘台灣美食名稱的秘密。許多常見的菜名,其實融合了閩南語、客語、原住民語,甚至日語的影響,反映出島嶼上多元文化交織的樣貌。透過這些名字,我們可以看見移民如何帶來飲食習慣,地方又怎麼把外來文化轉化成自己的味道。演講中會舉幾個大家熟悉的小吃例子,聊聊名字怎麼演變、意義又是什麼。希望聽完之後,你在吃東西的時候,也能多一層體會——原來一碗飯、一句話,都藏著台灣的故事。
◎講者:曹銘宗 先生
任三屆(2023-2025)500碗評審,出版四十種台灣歷史、文化、民俗、語言、人物著作,如《蚵仔煎的身世:台灣食物名小考》、《激骨話:台灣歇後語》、《台灣史新聞》等。
◎地點:百年樓309會議室
◎時間:2025.11.25(二)上午10:10-12:00
報名資格: 教師 , 職員工 , 學生
招收名額: 100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