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址與困難記憶:白色恐怖歷史現場與受難者見證

活動日期: 2025/07/17(四)

時間:114年7月17日下午1至5點(含交通時間)  認證時數:3小時 

地點: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


承辦單位:亞際學程

聯絡人:陳小姐 0229393091分機63528

E-mail:kohan@nccu.edu.tw

簡介/

講座姓名:洪武雄先生

講座現職: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前輩

※本活動為亞際學程夏日課程系列活動之一,特別開放本校學生與教職員等一同參與!

地點: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(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)
時間:114年7月17日下午 13-17 點

當天行程:
12:50 研究大樓二樓203教室集合,逾時不候!
13:00-13:30 搭車抵達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
13:30-14:00 配合「2025年城鎮韌性(防空)演習」於園區內停留
14:00-17:00 園區空間導覽+真人圖書館:洪武雄先生
17:00 搭車返回政大

★本活動有安排專車往返政大與景美園區,請參加者依約定準時集合,逾時不候喔!

活動內容:
1. 園區空間導覽+政治受難者座談:120 分鐘
由導覽員帶領參觀紀念園區空間,並安排與政治受難者洪武雄先生對話、交流。
2. 自由探索時間:60 分鐘
依個人感興趣的主題自由走訪園區,進行現場觀察與紀錄。

⏹︎ 景美園區襲產化歷史簡介(引用自官網)

「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」原為「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」,前身曾為軍法學校、警總軍法處、國防部軍法局及覆判局、國防部北部軍事法院及檢察署、國防部高等軍事法院及檢察署、國防部最高軍事法院及檢察署等單位使用。

景美園區在戒嚴時期為軍事、政治、治安案件之審訊、羈押的場所,許多政治受難者在此遭到判刑,或判處死刑,或判處刑期,短暫羈押後轉送往綠島或台東泰源監獄,部分就在園區代監執行;「美麗島事件」1980 年在第一法庭舉行「軍法大審」、軍事情報局長汪希苓因「江南案」在此服刑。

2007年國防部將土地移撥予文建會,文建會將營區登錄為台北縣歷史建築。2018年3月「國家人權博物館」正式揭牌成立,園區也更名為「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」。

當天導覽將以園區的法庭、仁愛樓看守所、紀念碑為主,介紹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、制度、法律,與政治受難者所經歷的軍事審判與獄中生活。

⏹︎ 真人圖書館:「叛亂警察」洪武雄先生

洪武雄先生1942年出生於彰化二林,警察學校畢業後,先後在臺北市交通隊、臺北市和平東路派出所任職,後改調任臺北市警察局大安分局安全組,奉命監視被控涉入叛亂罪的彭明敏、謝聰敏、魏廷朝及李敖等人。1971年,洪武雄在跟監謝聰敏期間,曾將跟蹤記錄表洩漏給謝聰敏的妹妹謝秀美女士。沒想到,謝聰敏被捕後在自白書供出,自己得知遭監控的消息是洪武雄所洩漏。原本是負責監控叛亂者的警察,卻受到對方牽連被送軍法審判。他被以違反《懲治叛亂條例》第4條第1項第7款「包庇叛徒罪」判刑12年,褫奪公權6年,財產除酌留家屬生活外,其餘均沒收,並移送綠島感訓監獄服刑。1979年因蔣介石過世獲減刑釋放。

解嚴後,經過多年訴願,洪武雄55歲那年終於爭取復職成功並重返警職。2007年獲全美臺灣人權協會頒發鄭南榕紀念獎殊榮。他的經歷突顯出國家機器的荒謬,當年一念之間的選擇,使他瞬間淪為戒嚴體制的受害者,付出沈重的代價。威權體制不止打壓思想犯和政治異議者,也會反噬替國家執法的警察。活著的證人比教科書更有說服力,如今83歲的洪武雄仍經常到景美園區為參訪者導覽、擔任講師,他以堅持不懈的行動,對抗時間對困難記憶的侵蝕和排除。

報名資訊/

報名資格: 教師 職員工 學生 退休人員

招收名額:10人


報名期間:2025/07/10(四)~2025/07/16(三)